最近,身邊不少朋友辭職了。問他們原因,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:那份工作太委屈了。我的工作特別辛苦,每天都要加班,工資還特別低;我上一份工作,老板特奇葩,三天兩頭發火,對大家特別嚴厲;我的那份工作太枯燥了,每天都在重復著機械的事情,看不到自己的前景在哪里。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工作,特別委屈,特別想辭職。
1.沒有一份工作是不委屈的
很多年前看《藝術人生》,里面有一期節目是朱軍問劉若英:“為什么你總能給人一種溫和淡定,不急不躁的感覺,難道生活中遇上難題的時候,你不會很氣急敗壞嗎?”劉若英說:“那是因為我知道,沒有一種工作是不委屈的。”確實是這樣的。也許我們每個人做的工作內容不一樣,辛苦程度不一樣,面對的壓力和困難不一樣。但每個人的工作,都各有各的苦。做醫生有醫生的苦。熬夜加班是生活的常態,高壓工作,小心翼翼,生怕出一丁點差錯。手術室里,一位醫生,為了避免患者頭部在手術中晃動造成損傷,跪地扶著。而這一跪,就跪了近20分鐘。一場手術下來,醫生的膝蓋和腰酸痛得不行,雙腿發麻,坐在椅子上休息好一會兒才緩過勁來。
“病人的病情要緊,沒多想,便索性跪了下來。”
做老師有做老師的苦。看似每天只有兩三節課,很輕松,而事實則是,老師課后還要花很多精力備課、批改作業,擔心孩子的心理狀態和學習成績。辦公室里,一位老師深夜孩子批改學生作業,太累了,先趴桌子休息一會兒,等會還得繼續工作。
“多花點時間,學生在高考中就能多考一分。關系到學生的前途命運,我累點算什么呢?”
2.也沒有一份工作是完全令人滿意的
經常有人告訴我,說自己要找一份喜歡的工作。所以當工作不符合自己期待的時候,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,我要換一份工作。可是,再換一份工作,情況真的會變好嗎?就沒煩惱了嗎?不一定。朋友大新,原先在某公司做銷售,但他不是很喜歡,特別羨慕電視臺的工作,于是歷盡艱辛去了自己喜歡的電視臺。可是到了電視臺之后才發現,自己曾經很喜歡,在別人眼里特別好的工作,其實也存在不為人知的苦。要絞盡腦汁策劃節目的內容,經常在烈日當空或是大雨滂沱時外出采訪,熬夜參與后期制作更是生活的常態。半年下來,曾經他眼中發著神性的光的工作,也逐漸暗淡了下來,充滿了生活的瑣碎。
蔡康永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:人很難知道自己喜歡或者不喜歡。你的認知是需要一個過程的,所以我覺得,用喜歡不喜歡來選擇工作,對90%的人來講,挺危險的。因為恐怕,你以為你喜歡的事情,你去做了以后會發現,你沒那么喜歡。所以,對待一份工作,不能單純地用喜歡或者不喜歡來評判。更應該的,是多維度去考量這份工作,是否能給你帶來滿意的薪資、你能否在這份工作中獲得成長、這份工作是否有一個好的前景等等。